top of page

綠色校園

        本校在全人教育的核心內涵中,特別強調「我們尊重自然與人性的尊嚴,尋求天人物我間的和諧,以智慧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空間如此成長,人的成長如此。關懷成長的校園環境,就是一種教育理念的實踐。
    綠色大學(green university)是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的概念在校園環境之延伸與發展,揭櫫『生態、節能少廢、共發展』的綠色生態大學思維,大學應著重對環境、生態乃至於對社區、社會責任的省思,力求與環境、社區共同的永續發展。本校為營造一個以「愛」為核心的全人友善校園,在前校長張光正任內研訂了校園發展方針:「二十一世紀的校園環境營造,應以「永續發展」導向,且以校園使用者(人)為核心,規劃上要依循「法」則,發揮「理」性,使校園成為有「情」場所,且不僅要適存於居存的環境(空間)、符應時代的背景(時間),更需要因應使用者的需求(人間),並與大學生活相結合。」在這個永續發展的校園發展方針下,本校校園以永續性、生態性、節能性、健康性四個原則思考發展方向,並進行全校性之建築環境與校園生態調查,以及整體校園與社區環境關係之通盤檢討,並重新定義校園空間(Space)、環境元素(Element)、學術與學習活動(Activity),作為中原校園規劃發展計畫及延續中原校園特色之參考。

001.jpg

綠色校園發展方針

        本校於2014年以構築「綠色、健康、活力、友善」的永續校園、塑造具全人典範特色的校園空間情境為目標,擬定『中原60校園再造計畫』。在延續本校校園發展的架構下,依據校園發展願景,評估校園環境發展潛力與限制,探討及規劃未來校園空間發展的適當規模及具特色的空間模式。藉由突破傳統校園封閉的環境與制式管理原則下,從瞭解自身校園地域、文化、歷史與生態等特色,整合社區共同意識、建立互動、互益、互補之關聯性,從而創造出完全不同且多樣的校園環境,以因應目前日益複雜的教育需求與都市環境問題。在環境營造上,乃以永續發展為導向,依循本校「全人教育」之「人本」理念,將永續校園思維的內涵:校園生態化(人與地互利共生之生態校園)、建築科技化(地與物睿智使用之綠色建築)、空間人性化(人與物便捷安全之無障礙空間),落實與反應在校園的實質環境上,且由校園本身進而擴大強調校園與其周邊環境之整合,在校園空間的規劃上,秉持友善的精神,力求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的和諧共生;在校園設施的規劃上,力求生態環境、生活環境、生產環境的友善共存,動態平衡,促進互利與健康的發展目標,積極與大學城社區環境之對話,建立共榮關係,朝向世界優質的「綠色大學」邁進。
  在「前瞻性」的思維下,本校建構「環境永續的校園」是教育理念「尊重自然」的實踐。所以生態校園(地)必須確保生物多樣性、原生植物生態環境的培育以及室內外環境清淨,讓人類與自然環境共生,以達成「永續性環境」的目標;綠色建築(物)乃以綠色科技應用做為空間與建築設計的手段,除了對建築物理環境音、光、熱、氣、水及其他複合問題的整體設計,以提高構造與設備的性能外,更加入健康建築與開發新能源的設計;人本空間(人)其理念係以「安全」、「便捷」、「順暢」、「連貫」為核心,以提供空間無障礙、時間無障礙、人間無障礙的學習環境為目的。

006.jpg

環境永續的綠色大學遠景

  本校的校園因為沒有以道路系統作為空間結構規劃之基準,在不同的加建、增建、整建的過程中,都是以校園戶外空間為主體來座落配置建築,很自然地就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同尺度感的戶外空間,這是一種「填充」的空間策略,在不同階段的需求考量之下,依據以校園的開放空間為主體所建立的秩序,修補、抽換、填充建築物的實體,連結、串連、活化室內外的場所,同時強化開放空間的性格與品質,將整個校園生活的整體感有機地「歷史感」營造出來。早期所種的樹,現在已成蔭了,開放空間的品質也因而提高,一種有生氣也有歷史感的特質,自然流露在校園之間。本校校園具豐富之水綠生態資源,綠化程度高,在永續發展的思潮帶領下,以「生態性」的考量,結合本地生態,營造與大地融合的自然情境,建構「綠色校園」,則是本校教育理念「尊重自然」的體現。

007.jpg

以「自然的脈絡」貫穿校園格局與空間

豐富的植物生態

        本校位於中壢區外圍,擁有較高的生態綠量與密集的水圳系統,其中兩條貫穿校園,另距離校地500公尺範圍即是新街溪支流,且一南一北各分布有一口埤塘,而南面埤塘已建設為「中原生態埤塘公園」。本校創校超過一甲子,校園綠覆率達36%,內種有龍柏、山櫻、尤加利樹、溼地松、銀樺、木麻黃、樟樹、榕樹、楓香等,綠色植物在校園呈現一片綠蔭,成為師生的共同記憶。校園內大型喬木、灌木植栽及草地等多層次的植物生態,構成多樣性生態環境,而喬木一千六百餘棵,種類80餘種,其中原生種達40種,為學校最大資產,更吸引鳥類、哺乳類、昆蟲休憩駐留。隨著這幾年都市的發展,校園四周農田綠地逐年消失,校園中棲息之昆蟲、鳥類等動物資源日漸頗豐,目前鳥類有麻雀、白頭翁、喜鵲、樹鵲、綠繡眼、伯勞棕、背伯勞、紅尾伯勞、紅鳩及珠頸鳩等。

008.jpg

校園綠地分佈圖

009.jpg

        本校擁有豐富的植物生態環境,我們以「生態性」的構思,引入生態跳島與廊道串聯之概念來縫補、修復生態生機,並藉由校園生物多樣性環境之實踐,增加其生態保育的功能,營造整體校園之生物多樣性,以促進生物環境間之互利共生,形成一都市生態網絡。將校園打造成綠色生態跳島,除具有減緩都市熱島效應的效果,對於未來環境綠地系統之串連及建立,更為一重要之基礎鏈。另外,進行校園植物現況分析,提出豐富校園景觀植物之種類及維管方式,進行逐年校園景觀植物的調整與栽植,並建立長期維護制度。

多樣的校園綠地

        本校在各項條件的限制下,早期校園建設多以滿足「量」的需求為主要前提,校園配置亦僅能夠配合當時土地之可利用性,作逐步之拓展運用,而成為較傾向自然成長之校園型態。因此,校園沒有以道路系統作為空間結構規劃的基準,在不同的加建、增建、整建的過程中,都是以校園戶外空間為主體來座落配置建築,很自然地就形成了大大小小不同尺度感的戶外空間,有大草坪、院落、花圃、中庭,建築物之間不必爭奇鬥豔,只需要共同留出有聚合性的開放空間。這也是有機成長模式的必然特色。那份環境空間中動人的歷史以及人文氣息卻是無法被製造或設計出來的,它需要經過時間的累積,需要有感人的故事發生在其間,才能蘊釀出來的。
        校園生態環境之營造,應從植物多樣性環境營造做起,首先應維持自然而活化的地表及土壤,營造大而連續之自然綠地。但校園環境原亦屬動植物之棲所,常因建築物的興建而改變,原來連續的綠帶逐漸因水泥化地坪而消失。校園的開發無可避免會影響自然環境,然本校校園草地覆蓋面積占總面積8%,喬木覆蓋面積占總面積26%,種類多達80餘種,灌木(蕨類) 面積占總面積2.6%,形成一個多樣的校園綠地,本校綠地面積統計如表7-1。
        校園綠地是都市中僅次於公園的最大綠地空間,隨著這幾年的發展,校內綠地與空的越來越少,如何兼顧開發與生態之平衡已是本校校園發展之重要課題。希冀結合生態考量,妥善處理基地內部的水利用、生態環境以及兼顧雨水再生水利用與確保地下水水位等;另經由妥善之營造及維護,將可於校園建立與當地環境相容之生物棲息環境,提供本土野生動植物之棲息,善盡保育本土生物多樣性之功能,亦可提供極佳之教育、學習生態之場所。近年來,學校為能讓水能滲透到地面下的土壤中,發揮自然土層涵養水分的能力,以降低都市降雨期之逕流量,校園基地內多為自然土層及人工土層涵養雨水續留能力,並於基地內種植各種喬木、灌木其增加保水效果,基地排水溝設置地下滲透井增加地下水之涵養,以降低都市降雨期之逕流量,減緩都市洪水現象,而為增加校園基地的透水性,讓水能滲透到地面下的土壤中,新設置人行道、廣場地坪採用透水性鋪面(如多孔質的連鎖磚、植草磚、水泥板塊、砌石、透水性柏油),以增加保水效果,促進水的自然循環,並降低校園溫度。在草坪環境營造方面,增加多物種原生草原方式進行,以增加綠被率,建立多孔隙及多變化之自然棲地。

表7-1 中原大學校綠地面積

表7-1中文.png
圖片3中文.png

水綠互動整合空間

        校園生活是發生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有動態、有靜態;有嚴肅,也有輕鬆;當然有室內的,也有戶外的。然而,在校園規劃的思考過程中,通常過於注重建築物室內使用的機能性,而忽略開放空間的使用和品質。事實上,校園生活中難以忘懷的情境許多都不是在室內的特定機能的空間中發生的,有在戶外的開放空間,有在不同性質的半戶外空間,也有的是在一些沒有功能名稱的角落發生的,這些地方之所以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它都有一些特殊的空間品質和情境的條件。本校校園屬都市型校園,由於校地狹小,校園開放空間已達飽和。因應都市空間特性及時空的壓擠,校園景觀與空間需求朝向符合都會性精緻化發展,於有限空間做最具效率的利用與精緻的呈現,朝向多重功能重疊的空間。每一個都市與校園都因歷史軌跡及空間定位的不同,可刻劃出令人感動的故事,將校園從過去親切、迷人的空間特質延伸出多元化的行為活動景象,來展現都市校園多樣且豐富的表情,更是作為都市校園與都市呼應的最佳展演場所。校園周圍擁有較高的生態綠量與密集的埤塘及水圳,對於創造藍綠帶交融的校園生態軸線空間極具潛力。因應桃園地區發展趨勢及交通建設,提出「大學城藍綠共構」,藉此提升校園軸線舒適環境及樹立都市型校園扮演環境教育之典範。

011.jpg

水綠共構概念圖

012.jpg

水、綠帶系統分布圖

        規劃完善的校園,除了校區本身,更包含了校園與周圍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未來大學城校園規劃以環境保育為基礎,以生態回饋環境。並連結現今社會對於生態環境的價值觀,活化並架構新時代以自然環境為主的空間系統。
        『泉源之谷』是本校的最低處,原本長期受淹水問題困擾,原本的擋土牆年久失修,也有結構上的疑慮,因此環境潮溼、設施老舊、植栽生長狀況不佳,學生使用頻率低。改造策略上,首先在排水的檢討上,讓水截流、分流、儲存再引流。重新調整柏油路的高程,整理地面排水的方向性,埋設地下涵管與滲水管,截流柏油路上與人行步道的水,並於最低的草地下方增設180噸的雨水積磚槽與9.6噸的雨水回收再利用槽,一方面作為基地保水,另一方面,結合抽水馬達,大雨時可作為滯洪池使用。透過地形關係的安排,分層處理水的問題。老舊擋土牆部分,以新增牆體作為結構補強,並透過耐候鋼板連續變化的形體關係,於新增牆體的空間中置入循環的水系統,讓湧出的水可以隨著高度流瀉,有著不同的質感,如同在瀑布邊,在大自然中,猶如創造出水與綠的互動空間。

圖片4中文.png

        「泉源之谷」設計案近日榮獲國際級景觀大獎 LILA「校園類」首獎,LILA 設立獎項主要目的是挖掘並表揚富有創意性、挑戰性及實驗性的設計方案,本校泉源之谷是台灣第一個勇奪該獎項「首獎」的校園團隊!本案將一個校園既有空間,轉化為質感豐富的場域,並以「全人教育」的精神,在打造新空間的同時特別重視人、水、土地與植物的平衡,讓「泉源之谷」不僅是師生共同享受的地景藝術,也是校園滯洪池。這份用心,讓環境與植物都有了新的生命,也讓世界看到台灣的設計創意與施作實力,也成為本校 65 周年校慶啟用的紀念性地標,也讓永續發展校園深植在每一個中原人之血液中!

bottom of page